不是有什麼大眾就有什麼政府,而是有什麼文化人就有什麼政府。文人塑造大眾,文人是大眾的典型。王朔現象,是當今中國文壇、文化界的一個代表,即使不是膽小如鼠,也是被抽掉了脊梁骨。連跟政治無關的真假都不去究了,皇上的事兒就更隨他去吧。正如陳丹青大畫家所言:“去他媽的,能活下去就好,這是很偉大的信仰。”
Read more
不是有什麼大眾就有什麼政府,而是有什麼文化人就有什麼政府。文人塑造大眾,文人是大眾的典型。王朔現象,是當今中國文壇、文化界的一個代表,即使不是膽小如鼠,也是被抽掉了脊梁骨。連跟政治無關的真假都不去究了,皇上的事兒就更隨他去吧。正如陳丹青大畫家所言:“去他媽的,能活下去就好,這是很偉大的信仰。”
Read more【題記:整整5年前(2012)的春節期間,中國“天才少年作家韓寒”被海內外鋪天蓋地的文章揭露是中國文壇歷史以來最大騙局。但最近赫然發現,韓寒不僅在中國還有市場,居然還開始進軍美國了!——2017年1月31日】 在韓寒事件中,有《南方周末》和一批所謂自由派知識分子一路給“韓寒”護駕。國內是以陳丹青最高調,海外則有餘傑和王丹。他們都是在千百篇揭露韓寒的文章發表在網上和平面媒體之後,仍然刻意、故意、力挺韓寒,完全等於是為造假、撒謊背書。
Read more中國對韓寒的造假和日本對佐村河內造假的不同反應,清晰地展示了兩國在人文道德上的巨大差距。在韓寒事件中,最可悲的是,韓寒這個巨假的維護者,是以所謂“自由派知識分子”為主的,就因為“韓寒”這個筆名曾嘲諷政府,他們就視而不見、寬容維護、甚至協助他撒彌天大謊;如此功利心態,如此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是真正追求自由者的對立面。
Read more順着那些質疑文章,去搜了一下韓寒當年的獲獎文章、他父親韓仁均寫的《兒子韓寒》、其他一些對韓寒的採訪、報道,加上最近網上一些對韓寒文章的質疑等。讀完之後,幾乎無法不得出“少年寫作天才韓寒”基本上是個騙局的結論。
Read more如果從第一篇起,就是父親代寫,這十多年來,韓寒卻要在大眾面前、在媒體上做出“天才文學少年”狀,一直維持住這個“假”。如果這“假”是真的,那韓寒的父親是給了兒子一個何等沉重的壓力?如果這“假”是真的,那韓寒的父親又是給自己圓了一個多麼可怕的“文學夢”?這不是噩夢一場嗎!
Read more對韓寒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跨越三界(教育界—作文考試作弊,文學界—小說代筆,思想界—博客代筆)的彌天大謊容忍的話,那中國人就只配做謊言的奴隸。這個謊,遠比什麼三鹿牛奶之類可怕!
Read more今天,網絡正推倒官媒一統天下、左右民意的局面。韓寒事件現已有點像當年秦始皇死時秘不報喪一樣,雖以腐爛鮑魚障眼,但仍難掩屍臭。人們從“臭味”中已嗅到了真相。那些仍力挺韓寒的中國公知們,最後結局很可能像幫助障眼的“鮑魚”一樣,成了給韓寒陪葬的兵馬俑。
Read more韓仁均是那個制度的一個可憐、可悲、更可恨的犧牲品。那個制度下懷才不遇的人很多,倒霉遇上不用功的孩子的父母也很多,但敢靠撒如此彌天大謊來圓父子倆的“成功”夢的,實在天下罕見。
Read more這次在質疑“人造韓寒”這個事件上,再次顯露出來,很多知名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還有像《南方周末》等這種比較開放的媒體,仍然是從意識形態立場出發,即使面對那麼多對韓寒造假的揭露、分析文章,還是力挺韓寒。他們不看真假,只看立場,這是非常可怕的一種傾向,就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但只要不擇手段,最後的結局一定是跟自己的錯誤一起同歸於盡。
Read more面對一個很有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巨假”韓寒,質疑者們都沒成幫結夥聯名上書。而“156”對一個毫無名氣和影響力的小人物卻怯懦到要這麼手牽手取暖才敢出來,即使沒有上述那七個嚴重的劣,也太寒磣了!
Read more雖然我痛批了聯名狀告劉菊花的一百多學人,但對方先生那種要報復聯名者的做法我只能搖頭。繼續打他們當中的人的假沒錯,但報復心態實不可取。還是那句話,別害自己。幹什麼事情,擺正心態是最重要的,心中多一份陽光,精神多一份健康,其結果也有益於公共平台的正氣佔上風,更有助於方先生和我們大家都關注的打假事業。
Read more如果韓寒被證實是造假,那麼“韓寒”這個名字必定將成為中國歷史上造假的最典型代名詞,它將遠比“雷鋒、王傑、歐陽海”等等更具代表性,因為那些是黨造出來的低檔次的假。如果韓寒是被造,那麼所有挺韓公知都成為協助造假的一部分。
Read more“人造韓寒”如果定案,將是中國文化界最大的醜聞。“韓寒”兩個字就會載入史冊。後人提起“韓寒”,就想起魔手套、濫竽充數、皇帝的新衣等等中外典故。但那些都是虛構,而“韓寒”是真的。
Read more在西方,事情到這個份上,當事人只有一個出路,就是出來誠懇認錯,深刻道歉,質疑者也就不再追究,畫個休止符。但韓寒父子硬要把“遊行大典”進行完畢,打破“高處不勝寒”的古訓,堅持赤身裸體站在高處,任憑質疑的寒風勁吹,還哆哆嗦嗦地嘟囔,“我穿的就是新衣”。但在如此高寒中,能挺多久呢?再呆下去,恐怕得凍成“韓冰冰”了,跟范冰冰用四千萬鈔票綁一起也暖不過來,人們就只好給“人造韓寒案”辦葬禮了。
Read more